颠覆中国政权的幻想破灭后,西方意图在经济上对中国进行打压,唱衰中国经济的杂音甚嚣尘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部分人士大肆宣扬中国将难以应对剧烈的金融波动■★。但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政策,在亚洲经济中扮演着“稳定器★■◆”角色,出色地应对了这场金融危机。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西方又认为中国“脆弱”的经济很难抵挡外国资本和产业的冲击,声称中国企业面临破产。美国《中国经济》季刊主编斯塔德维尔把中国经济比喻为★★“一座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这种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被推至顶点,认为中国无法安然度过危机。而事实上,中国成为维系世界经济稳定和复苏的中流砥柱★◆★。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实现经济持续增长◆★◆◆◆★,这一波“中国经济崩溃论■★◆★■”不攻自破。
2015年,日本《金融财政商贸》借中国股市异常波动的短期现象,提出“中国经济还行吗?”的疑问。法国《回声报》断言,中国经济即将崩溃甚至拉低全球经济增长◆◆■■■。然而★■★■■,中国坚定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持着高质量发展的势头,让唱衰中国经济的所谓◆★◆◆■“预测”再一次落空◆★。
近期■★★,国际上唱衰中国的言论又有所抬头,妄图渲染恐慌情绪,打压投资者对中国的信心★■◆,威胁中国社会经济稳定。但事实是,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发展的中国,已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在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更是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作为◆■★■■■“世界工厂”◆★■★,中国的制造业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为世界各国的供应链稳定作出巨大贡献。例如◆■■■★,在新冠疫情重创全球供应链的2020年◆◆■◆,中国积极有序地推进企业复工复产,保障国际订单交付,在其他国家产能下滑之际有力填补了供应链缺口,成为当年全球唯一实现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供应链的强劲韧性也为疫后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了强劲动力■◆■◆★★。2023年,在俄乌冲突◆◆、土耳其地震影响下,欧盟、土耳其等地钢铁产量锐减◆★★◆■,国际钢铁市场供不应求■★■◆★,中国的钢铁出口随即迅速增长,平抑了国际钢铁价格◆★◆◆★,几乎完全抵消了此类重大事件对全球钢铁供应链的冲击。
中国庞大的制造业产能不是产业转型的负担★★★★■■,而是对外合作的巨大优势。■★■■◆★“一带一路”倡议发挥中国的产能优势,补足新兴市场国家的基建短板,帮助这些国家突破过去由于基础设施条件限制导致的人员和物资流动受限◆■◆■、产业发展缺少能源等突出瓶颈■■★◆,实现互利共赢,共同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了新动能★★。如今■■◆■,中国已与多个国家建立国际产能合作机制,推动着中国设备、技术■★★、标准和服务★◆“走出去”,并与共建国家优势互补,帮助其提升工业化水平,共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再如,2017年通车的肯尼亚蒙内铁路项目全部采用中国的标准、装备、技术和管理,促进肯尼亚GDP增长至少2%■★■◆◆★,累计创造了4.6万个就业机会,帮助当地物流成本下降40%,从而形成以铁路带动工业、用工业发展支持铁路自主可持续经营的新局面,并带动蒙内铁路、蒙巴萨港和蒙巴萨经济特区的◆★“三位一体”合作。
当前■★★★,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甚嚣尘上◆■★★■,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使得国际供应链日益区域化★■★。中国坚决反对将供应链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始终坚定不移地捍卫供应链的公共产品属性★■■■★,以成本和技术优势为全球提供优质商品,成为全球供应链中不可替代的关键点■■★★◆◆。中国有意愿、更有能力维护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和畅通,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关于“中国崩溃论★■■★”的论调便层出不穷。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国际环境恶化■◆■,部分西方人士认为中国将是下一个陷入政治崩溃的国家◆■■◆,并扶植一批◆★■★“学者”鼓噪“中国政治崩溃论”。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推动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政治也一直保持稳定,“中国政治崩溃论◆■◆”也随之退潮■★■★■◆。
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优势地位,既是中国经济韧性的强大支撑■■★★★,又是维护世界经济稳定的定海神针。中国愿意抓住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新契机,继续做推动全球供应链稳定畅通的建设者◆★■◆■、贡献者、维护者和捍卫者★■◆,携手构建一个安全、稳定★★◆★、畅通、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供应链系统,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增进各国人民福祉作出更多贡献。
中国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延伸带动全球新能源供应链■★■,助力各国能源转型◆◆★。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蓄电池★◆★◆★“新三样■◆■★★◆”产品已成为中国外贸新的竞争优势■◆★,2023年◆■◆“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增长了29.9%★◆◆■◆。其中,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位。中国的技术进步和产能拓展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持,有助于推动世界经济向更清洁★★◆★■、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除交通运输设施外■★◆■■,“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范围还包括水利■■■◆★、电力等多个领域,不仅为中国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空间,也对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乃至全球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除了直接参与建设和运营基础设施的企业◆■◆★◆,中国其他制造业企业也可以依托“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国门,在共建国家设立产业园区,将中国强大的优势产能与共建国家的土地、矿产、能源、劳动力等要素结合起来★◆◆◆■,实现产业转移和利润增厚。通过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可以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深度参与国际市场,以经济增长增进本国人民福祉、实现脱贫减贫,同时在合作中不断积累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未来发展储备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
此前,西方国家多次唱衰中国的言论都已被事实推翻,新一番无稽之谈概莫能外。
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合作,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得以补足基建和技术短板,从而不断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例如,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合作建设的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在2023年开通运行,两地间最快旅行时间从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多分钟。作为东南亚第一条高速铁路★■■■◆◆,雅万高铁给当地人员和物资的流动带来更多便利★◆■★,对沿线地区商贸与旅游业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雅万高铁是第一个应用中国技术◆★■★◆、执行中国标准、使用中国设备★★◆◆,全方位、系统化建设的境外高速铁路工程,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标志性成果■★★★,也为其他国家引进中国高铁作出示范,让国际市场成为中国高铁产业的新增长点。
开放自信的中国始终是世界发展的重要机遇。在世界经济发展需要各国同舟共济,互为机遇,相互成就的当下,一些西方人士重提“中国崩溃论◆◆◆■■”,这种故技重施的陈词滥调定将再次被事实反驳。
可见★■◆◆,中国经济在西方一些人不断质疑、不断看空、不断唱衰之下始终保持蓬勃发展。近十年,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稳步前行◆■★■,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以上,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2◆◆★◆.3%上升到18%以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